荔枝菌,素有岭南菌王之称,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夏至时节、荔枝成熟结果之时段,但每年都是昙花一现,时间不长,最多一个月左右。荔枝菌在荔枝林潮湿的白蚁窝上,经过高温多雨、骤出太阳骤降大雨的催谷,迅速生长起来。这趟摘完了,只要不毁坏白蚁窝,没过几天又长了出来。荔枝菌一般在午夜生长,略呈纺纱缍形状,长达10-20厘米,菌尖似一把收紧的小雨伞,味道极之清鲜、爽口。
只有一种菌能称为“菌中之王”,那就是只有广东特产的荔枝菌。正所谓“食在广东”,广东省物产丰富,可能是南中国内拥有最丰富食材的地区。而荔枝菌,则是最令广东人最为自豪的食材,更被誉为“广东的骄傲”。能冠宇这个称号,是因为其独一无二的特质。之所以是“广东的骄傲”,因为它是“鸡枞”菌类中公认最美味的菌类。荔枝菌被称为“岭南菌王”,一来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,只生长在荔枝林内潮湿的白蚁窝上,无法人工培植。荔枝菌生长周期只有短短20来天,今年错过了只能再等一年。所以,这朵“菌种之王”是绝对名符其实的。
荔枝菌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。因为荔枝菌运到的时候都带着泥,一般酒楼都是用牙刷来刷洗,也可以用幼纱布来洗,既干净也效率快,但切忌用硬的东西刷洗,会破坏了荔枝菌的菌体。
烹调,越简单,越鲜。通常越是鲜美的食材,就越不需要繁复的烹调手法,就如同清纯的美女一般,娥眉淡扫也足以美得震撼。做荔枝菌也一样,不需什么花巧的功夫,调味料只需要油盐。一般拿它来灼滚汤水或隔水清蒸为主,这两种做法可让食客品出荔枝菌特有的清鲜。荔枝菌的烹调有两个天生的大敌———味精和糖。若是下了味精和糖,就完全浪费了本来已经足够鲜甜的荔枝菌,使其鲜味降了一个层次,变得庸俗。
荔枝菌中含有大量氨基酸,有助于人体受损细胞修复,经常食用荔枝菌汤可以保持皮肤水分充足,让皮肤更有弹性,并预防皮肤松弛和细小皱纹的出现。
常见搭档
荔枝菌 + 肉类=鲜 + 鲜
除了原汁原味的清蒸之外,只要在不破坏荔枝菌本身鲜美的前提下,许多酒楼都会加上不同的肉类,提升荔枝菌的鲜味,鸡肉、猪肉是荔枝菌最常见的搭档。清蒸的如炳胜的“荔枝菌蒸鸡丝”,虽然常见,却是荔枝菌与肉类的经典搭配,“鲜+鲜”体现得淋漓尽致;此外,翠苑的“丝瓜鸡汤浸荔枝菌”、“榕蛇柳丝瓜上汤浸荔枝菌”都是食客点击率高的菜式。如今也有不少酒楼学习了云南的一些菌类做法,开始用动物油混合辣椒蒜末来炒,菌的味道也更为突出。